新北市淡水一名民眾日前在自家農田捕獲一隻疑似豹貓,動保處獲報後至現場將牠帶回,經安排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人員鑑定,才確認為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動物「石虎」,獸醫師將牠輕度麻醉仔細地檢查後,除些許消瘦外並無大礙,觀察爪子、牙齒及腳肉墊型態研判,疑似曾被人為飼養過,目前安置於動保處內的醫療中心,後續將送交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專家學者照護,並就野放期程、地點進行評估。「最近2到3月,常發生雞、鴨等禽畜會少幾隻,而且附近農民也有發生同樣狀況」淡水民眾潘忠雄回憶說,後來他自己用誘捕籠抓到牠,因為不知道是豹貓還是石虎,就趕快通知動保處協助處理。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獸醫師林桂賢說,先將牠輕度麻醉,便於觀察細部特徵,以判定物種及是否曾被人為飼養,結果確認是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動物-石虎,且發現爪子有磨損、雙側後臼齒有結石及四隻腳肉墊有非自然性增厚硬化情形,綜觀以上,研判這隻石虎疑似曾被人為飼養過,後續將送交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照護,並就野放期程、地點進行評估。到底石虎和豹貓該如何區分呢?動保處表示,一般民眾常會將虎斑貓、豹貓等寵物貓誤認為是石虎,其實石虎耳後有明顯的黑底白斑,眼窩內側有2條延伸到額頭的白線,身上長有如錢幣大小的黑色斑塊,是台灣原生的貓科動物;豹貓一般而言尾巴為中等長度、纖細、末端是圓形的錐型狀,很少出現額頭白色縱帶及兩耳後方黑底白斑,個性溫馴親人。「石虎剛入所時,警戒心極高,經2天照顧後,已會自行食用貓罐頭,且十分親人,真像一隻貓咪呢!」動保員陳巧凌笑著說,目前石虎因過度開發導致棲地與人類重疊的情形日增,全台數量已低於500隻,主要是分布於苗栗、台中及南投淺山地區,日前在彰化地區罕見的發生石虎路殺案件,還引起軒然大波。有民眾向《蘋果》投訴,質疑動保處捕捉石虎已三周之久,關在小籠子裡面不肯野放,後送的理由竟然是為了發新聞稿,而林務局明知石虎的存在,沒有介入關心,完全不顧保育類動物的動物福利及生態保育。動保處解釋,本月7日農戶捕獲十虎後即帶回隔離觀察;8日至15日持續關石虎健康情形,其體力、精神逐漸恢復;14日,林務局技正前來動保處了解石虎狀況,並與特生中心、嘉大教授劉建男相約共同會勘,惟劉教授時間未敲定,最後約同月25日至動保處討論後續收容、野放等事宜,否認為了發新聞而延遲野放石虎。(突發中心曾佳俊/新北報導)

石虎健康、精神逐漸恢復,並在專家鑑定後,預計將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照護。動保處提供
引用自: 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realtimenews/article/life/20170928/1212883/保育石虎闖農田被捕獲麻將百家樂九州現金網